工業網絡
整合控制/運動/驅動等技術,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工業網絡解決方案。
系統解決方案
整合控制/運動/驅動等技術,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工業網絡解決方案。
點擊此處打開Banner......
工業網絡安全
伴隨兩化融合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,我國關鍵性基礎設施和能源行業廣泛使用的SCADA ,DCS ,PLC等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多地采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,如Ethernet TCP/IP以及OPC等,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生產,但同時也使工業控制系統接口越來越開放,控制系統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嚴重。
與傳統的IT信息安全不同工業環境的ICS系統安全事件會導致:
1、關鍵性能下降,影響系統可用性
2、關鍵控制數據被篡改或喪失
3、失去控制
4、環境災難
5、人員傷亡
6、公司聲譽受損
7、危機公眾生活及國家安全
8、破壞基礎設施
9、嚴重的經濟損失等
工業信息安全變得日益重要,各種潛在的安全威脅也日益增長如未經授權人員的非法訪問,間諜活動,非法操縱控制數據,由于惡意軟件導致數據的丟失,損壞等等一系列情況,越來越多的安全事件揭示自動化工廠存在安全脆弱性。
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(以下簡稱“工控安全”)是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。為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國發〔2016〕28號)文件精神,應對新時期工控安全形勢,提升工業企業工控安全防護水平。2016年10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《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》。2017年5月,《網絡安全法》正式實施。
工業信息安全不單純是一個技術問題,而是從一個意識培養開始,涉及到管理,流程,架構,技術,產品等各個方面的系統化的工程分為4個階段
1、風險評估
2 、安全策略與組織審核
3 、技術措施
4、驗證與改進
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《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》,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是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。
大多數企業模型化后的系統網絡結構如上圖所示
1、數采網與控制網之間的病毒相互感染隱患。雖然通過Buffer數采機或OPC Server的雙網卡結構對數采網與控制網進行了隔離,部分惡意程序不能直接攻擊到控制網絡,但對于能夠利用 Windows 系統漏洞的網絡蠕蟲及病毒等,這種配置并不起作用,病毒仍會在數采網和控制網之間互相傳播。另外OPC通訊使用動態端口,無法使用常規防火墻進行防護。
2、來自工程師站的病毒擴散隱患。工程師站通常接入設備U盤、筆記本電腦等第三方,受到病毒攻擊和入侵的概率很大,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。
3、網絡攻擊事件無法追蹤。網絡中缺乏對網絡進行實時監控的工具,一旦出現問題后,無法進行原因查找、分析和故障點查詢。
工業防火墻用來分離安全系統網絡與過程系統網絡,實現關鍵系統與非關鍵系統的物理隔離。
與普通商用防火墻相比,工業防火墻更適于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,主要體現在主要體現在:
(1)工業型:
參照ANSI/ISA-99 Standards的安全要求為設計理念,產品更具針對性和高效性,專門用于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保護。內置50多種專有工業通信協議,與常規防火墻不同的是,工業防火墻不僅是在端口上的防護,更重要的是基于應用層上數據包深度檢查,屬于新一代工業通訊協議防火墻,為工業通訊提供獨特的、工業級的專業隔離防護解決方案。
具備在線修改防火墻組態功能,可以實時對組態的防火墻策略進行修改,而且不影響工業實時通訊。其它防火墻需要斷電、重啟等。工業型設計,導軌式安裝,低功耗無風扇,具備二區防爆認證。
(2)獨有專利安全連接技術:
首先防火墻自身是基于非IP的獨有專利安全連接技術進行管理,能夠阻擋任何欺騙式攻擊。能夠隱藏防火墻后端所有設備的IP地址,讓入侵者無法發現目標,更無從談發動任何攻擊。集防火墻與虛擬路由于一身,能夠像網絡交通警察一樣管控通訊網絡數據通訊的路徑、對象以及數據流的方向,可以設定數據流入、流出的單向或雙向。
(3)實時網絡通訊透視鏡:
能夠為目前控制網絡故障分析、監控、記錄提供一個簡單、有效的可靠工具,能夠確切的觀察、分析、控制網絡通信電纜中所使用的通訊協議、數據速度、訪問對象等。實現對非法通信的實時報警、來源確認、歷史記錄,保證控制網絡通訊的實時診斷。
(4) 滿足 ANSI/ISA-99,IEC62443和 NERC-CIP 標準
根據 ANSI/ISA-99,IEC62443 和 NERC-CIP 標準, TSA 可以很方便的針對 PLC、 DCS、 RTU、IED 和 HMI 提供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安全分區—一個配置得當的保護區域分組。
無論網絡中任何位置發生攻擊或者為人誤操作,深度防護模型都可以有效的限制其對整個網絡造成影響:
1、多層防護
2、差異化分層防護
3、針對特定威脅的分層防護
寧波捷創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浙icp備12043472號